京巴鉴赏网

沈阳故宫手串,古风之美尽显!

发表时间: 2019-10-13 10:10

沈阳故宫手串,古风之美尽显!

提到故宫,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实,能称之为故宫的,还有沈阳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宫(又叫“南京紫禁城”)。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

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历史上的手串指作为佛事用的念珠,从组成上说可分为单组和复组两大类。

前者为一串念珠,由1颗母珠和若干子珠组成;后者是除了母珠和子珠以外,还有隔珠、弟子珠、记子留等共同组合而成。

图片源于网络

这些手串,材质有伽楠木、檀香木、珊瑚、翡翠、碧玺等,其中以伽楠木手串为多。

伽楠木属沉香类香料,故又称伽南香、奇南香、棋南香,产于今越南中部,为清代宫廷所珍爱。

清宫所用伽南香的来源主要是国外的进贡,此外也有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迎合宫廷对伽南香的喜爱而采买进献。

清伽楠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长17厘米,共计20颗珠。

其中母珠2颗,子珠18颗,雕饰有二狮戏云纹小牌坠饰1个,坠饰上有4组白色珍珠记子留。

‬清檀香木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串珠为椭圆形透雕梅花珠,共计22颗。

其中染蓝色者4颗,母珠及一隔珠两边以两圆形饰垫隔开。下佩黄色丝穗,甚是清雅。

清点翠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点翠珠56颗,每颗为深蓝、浅蓝(间杂红色)菱形图案,以圆形铜垫隔开。

另有3组隔珠及1组母珠为双铜节形状,每组4颗,每颗上嵌有10颗白色菱形图案,下佩金黄色丝穗。

清檀香透雕梅花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母珠及隔珠为红药珠,以铜圆垫与檀香木子珠隔开。‪

檀香子珠18颗,每颗雕刻梅花花瓣,枝干穿插其间,镂空,玲珑剔透。下佩؜黄色丝穗。

雕寿字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母珠及隔珠为杏黄药珠,共4颗,与木雕子珠由铜圆垫隔开。

木雕子珠18颗,每颗上雕刻篆书“寿”字纹,下佩黄色丝穗。

伽楠珊瑚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伽楠木子珠18颗,珊瑚母珠、隔珠各1颗。

坠饰部分由珍珠和珊瑚米珠串成,下佩中国结黄色穗。

清伽楠翡翠珊瑚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伽楠木子珠72颗,母珠及隔珠为长方形珊瑚“囍”字4块,每块珊瑚倒双圆角,前后凸雕“囍”字,母珠与下面珊瑚流苏之间有1颗翡翠珠相连。

珊瑚流疏28串,每串底端系1颗水滴形翡翠珠,翡翠珠由4叶铜片镶嵌。

清伽楠翡翠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伽‮楠木子珠18颗,翡翠母珠两个,坠饰为透雕翡翠双桃牌1枚,下有翠坠1个、弟子珠2串。

清伽楠碧玺手串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伽楠木子珠18颗,碧玺母珠、隔珠各一颗,圆形碧玺坠饰1枚,下面用黄丝绳、弟子珠链接2枚翡翠件,翡翠上雕刻如意云纹饰。

这些手串,多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应是清代皇宫所用之物。

清代皇宫设有帝后敬佛的佛堂,礼佛活动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清宫遗存下来的手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宫内佛事的一些情况,也反映出当时手串的材质除了碧玺等珍贵玉石,还有这些木质类。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轴 清乾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人历来有崇尚木、
依恋木、珍视木的传统情结。

但凡自然界周期长、质感好、结构密实硬度高、纹理色泽深沉美观、耐腐性强的名贵树种,自古以来都曾被人们用来加工制作过佛珠。

不过,通常将木质坚硬不朽、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迎祥纳福的沉香、檀香、紫檀、绿檀、黑檀所制作的念珠称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