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仰韶彩陶坊:非遗文化的瑰宝

发表时间: 2024-04-19 12:39

非遗,作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一种价值符号,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仰韶彩陶坊,发现非遗之美——让更多非遗被看见、被展现。本期我们通过信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艺代表性传承人杨静,来了解信阳毛尖绿茶制作技艺的非遗之美。


春到四月,天地清明。

信阳,山水茶都,毛尖之乡,这里山间有嘉木,其叶有清香。这里,云雾弥漫着茶山,千山滴翠,诸岭流芳,万物肆意,洒脱野蛮地生长。

一粒粒小小的叶芽,经历霜冻雪藏,冬眠初醒,迸发出沁人心腑的绿,簇拥着,呐喊着,一夜间占尽了峰头山凹。此时,芽头饱饱的、满满的,蓄满着日月星辰的元炁,蕴含着天地山川的精华。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一年一度的信阳毛尖采茶季来临。一路闻着茶香,来到茶园,亲近山水间的草木精英,寻味千余年来的茶韵茶香。

01

山水自在 嘉木香千年

杨静,信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艺代表性传承人。名如其人,与之相处,让人顿生“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之感。

姗姗同往,一起来到了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之一——浉河区夏家冲滴水岩。这里林木茂盛,溪润常流,远隔一公里,便隐隐听到若闷雷般轰隆隆的的瀑布声。远眺茶山,浑浑圆圆的山丘,如同绿海泛波,层涌青碧。近看茶蓬,一垄垄、一畦畦的,连绵不绝,宛若苍龙,游嬉于翠微山色中。戴着艳色头巾、或㧟或背着茶篓的采茶女,自是无暇欣赏身边的美景,埋首茶垄,个个巧手上下翻飞,一蔟簇新嫩的芽头被收进了篓中。

提到茶,不得不提的,便是被后人尊为“茶圣”的唐代茶学家陆羽。他所作《茶经》一书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由此可见,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给予世界的重要贡献。

信阳种茶历史悠久,据在信阳固始县古墓中发掘出的古茶叶证明,信阳制茶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前。到了唐代,信阳茶即为朝廷贡品;宋代,信阳的茶叶交易总量占全国的1/5,成为当时的重点产茶区。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清光绪末年,信阳先后成立了龙潭、元贞等八大茶社,茶市兴隆。

信阳茶制作技艺迭代更新,生生不息,从唐宋煎茶,明清泡茶,再到民国初期,茶农改进了“熟锅”中甩条的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的方法,使“手工炒制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更加圆熟。

信阳毛尖是我国著名绿茶,曾多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被评为‘绿茶之王’,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为独特风格,饮誉中外。”杨静自豪地说。

1915年,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全国绿茶评比中国质量奖金奖。2014年,信阳毛尖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守护技艺 酿一杯好茶

采回茶叶,就迎来了重要的环节——信阳毛尖的制作。

信阳毛尖以色绿、香幽、味甘、形美冠绝天下。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茶农早就把茶种成了一种艺术品,采回来的芽叶,要经过摊晾,生锅,熟锅,复烘,拣剔,再复烘、提香,美人手,芳菲醉;褪青气,缓增香;慢回青,锁茶汁:匀理条,直不乱 白毫现,色香具……传承百年古法制茶技艺,10道工序制茶,3次土灶拉烘。

这不过是常规工序,分寸、轻重、火候不同,味道各异。就像同样的食材,厨师不同,菜品不同。有时候,同一食材,同一厨师,不同批次,也是味道有别。所以,专业制茶人,在整个操作期间,务必要保持心平气和、恬淡虚静。一芽一叶,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炒茶手法下,在采回来的当天,就变成了充满大山气息、在杯中快乐跳舞的精灵!

新茶既出,杨静特地为我们表演了一场“信阳毛尖非遗点茶”技艺,当一席精致的茶席布就,炉中香篆袅袅,瓶中插花斜出,悠扬古雅的乐声中,杨静举手投足优雅娴淑,手法行云流水,击拂茶汤,芽头翻滚,一时清香满室。冲后茶汤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只需一口,春天尽在舌尖。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人生如茶,可以热烈,应晓炎凉;人若草木,郁芊有时,亦知荣枯。一杯清茶,真趣真义,润身润心。时间流转,茶事变化,始终不变的是茶在人们心中的精神内核。或是文人雅韵,或是人间烟火,茶早已成为国人的一种社交饮料,成为沉淀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

杨静说:“作为信阳茶人,我要把传统的制茶工艺学习好、保护好、传承好,用一杯好茶,致敬时代,香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