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拥有千颗天珠,每一颗价值不菲,真的值得吗?

发表时间: 2023-07-05 23:00

这些年随着藏传文玩在内地越来越流行,街头巷尾,我们总能见到一些把玩手串珠子的文玩爱好者。耳濡目染之下,普通群体也会逐渐了解了一些或真或假的藏传文玩相关的知识,比如盘、包浆、挂瓷之类的专业术语,南红、松石、蜜蜡、天珠等种类的珠子。这些珠子不仅漂亮,而且价格昂贵,特别是天珠。

对于天珠的珍贵,藏区过去就有“一珠易良马,三珠起高楼”的说法。到了今天能有多贵呢?让我们看一下近些年几大拍卖行真实的拍卖记录。

莲花宝瓶天珠

上面这颗莲花宝瓶天珠属于罕见品种,品相完好,一眼大开门,于2012年北京瀚海春拍402.5万成交,不含佣金。

中间六眼金刚杵形天珠,两侧各一颗六眼天珠

上面这三颗天珠中间的是一颗罕见的六眼金刚杵形天珠,两侧各一颗普通六眼天珠,于2013年北京保利秋拍以494.5万元成交,不含佣金。

大家看到这个价格是不是很震惊,感觉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真正的成交价。

四叶菩提天珠

上面介绍的几颗天珠可以说罕见,但还是能找到一些类似图案和品相的,而这颗四叶菩提天珠可以称得上孤品了。虽说是孤品,但在2019年巨力国际秋拍中,当它以成交价6900万(不含佣金)结拍时,确也令一众行内行外人士惊掉下巴。

到底什么是天珠?想知道答案,我们不妨先了解天珠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要抛开网上一些骗子商家近似玄幻的虚假宣传,天珠不是他们说的什么九眼页岩,也不是什么海螺化石,也不是所谓的女娲补天石制作的象雄天珠,更不是天上天珠虫变的。

天珠是一种镶蚀工艺的玛瑙珠子,它上面的纹理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天然玛瑙经过化学物质腐蚀烘烤产生的。其加工方法是将制作好的图案模具贴在提前打制好的玛瑙玉髓上,喷上一层植物碱性汁液(有的使用钾碱、铅白碱、碳酸钠),放到火里烘烤使碱液彻底渗入玛瑙内部,形成想要的图案,有些复杂的还要二次腐蚀烘烤。

老的天珠的加工工艺最初起源于公元前2600到公元前1900年的印度河谷地区的红玉髓玛瑙镶蚀工艺,印度河谷文明消失约千年以后,类似工艺的玉髓珠子在两河流域国家如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河谷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及南亚地区如泰国缅甸再次出现,同时工艺也不断发展,其中的一个分支发展出藏系天珠。

距今三四千年的老镶蚀玛瑙珠子

在藏区,天珠的藏族发音是“瑟”(dZi),所以早期西方学者的著作中称这类珠子为“瑟珠”或“瑟瑟”。

天珠这个名字并不是起源于西藏地区,而是台湾商人为了突出天珠的神秘性,提高其售价而起的名字。在台湾商人林东广的《天珠收藏鉴赏指南》出版后,天珠的名字逐渐普及开来。

台湾天珠商人林东广《天珠收藏鉴赏指南》

随着天珠价格的不断攀升,各种和天珠相关的骗局也被不断地催生出来了。常见的有先在网上上传各种假的概念,特别是在各种百科上,然后开始贩卖这种低劣假货,比如九眼页岩天珠、象雄天珠。也有的以拍卖行的名义给一些上当受骗的玩家提供鉴定服务,收取高额鉴定费,甚至以帮助拍卖的名义收取各种宣传费,最终肯定是拍不出去的,人家赚的就是前期费用。

骗子利用天珠拍卖鉴定的名义骗取钱财

老的至纯天珠本来数量就不是很大,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垄断在入行较早的一批人手里,所以普通消费者以较低价格买到真品天珠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天珠收藏大家著名演员杨子先生,他收藏了至少上千颗至纯天珠,他本人也被故宫博物院特聘为天珠鉴定专家。

当然在可靠的渠道下,普通消费者还是有一些机会买到至纯天珠的,但是价格肯定是天价。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来一下。天珠拍卖价格这么高,到底值不值呢?

我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吧,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是合理的。毕竟能一次掏出几百万买一颗珠子的消费者都是业内翘楚,精英中的精英,不至于傻到拿几百万去打水漂。

如果不理解,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到人家那个层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