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四代的印章:石印历史的提前两百年!

发表时间: 2016-12-22 11:01

作为长期收藏寿山石的人,提到“石”作为一种印材走入文人们的艺术生活,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冕以花乳石入印”这一则几乎被说滥的故事。

明代刘绩的《霏雪录》里写道:“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山农”指的就是号“煮石山农”的王冕。

王冕

之后的文人们在撰写篆刻论著的时候,便常常引用刘绩的观点,认为“以石入印”自王冕始,也就把石章出现的年代定在了元代

无论刘绩如何宣称,也无论后世的文人如何附和,“以石入印自王冕始”毕竟只是流于文献记载的观点。

且不说文人们素来雅爱亲自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仅仅是文人对于石的收藏和审美活动,就远在元代之前,宋代米芾拜石的典故亦令人印象深刻,因此,石材入印晚至元代,似乎总令人感到些许不解。

直到1972年11月新昌县南乡丁村砖室墓的发掘,这令人困惑的疑问终得释然——

新昌3号墓部分出土文物

在这座南宋的砖室墓中,出土了一枚方章,高3.4厘米、长2.2厘米,宽1.9厘米,章钮雕刻一只小鹿,印面刻“卢渊”两字(注:音[yuān],实际上部首是“之”而不是“水”,见图片所示,由于该字无法显示,因此用“渊”字代替)。

乍看之下形制并不是很大,又是典型的姓名印,但却足够引起印坛的注目了——这枚方章的材质为米黄色冻石!也就是说,“以石入印”的初始年代,从文献记载王冕所生活的元代,提前至墓主人“卢渊”所生活的南宋时期!

话不多说,在看过了这枚印章的整体状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卢渊本人的墓志铭上有哪些信息:

公讳渊,字德庄,湖州德清人,曾大父以儒学起家,逮今仕宦不绝。曾大父革,通议大夫赠正议大夫,曾祖母咸宁郡君葛氏、普宁郡君常氏、遂宁郡君曹氏。大父秉,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累赠少师,祖母魏国夫人莫氏。父知原、右宣奉大夫,充徽猷阁待制,累赠少师。母益国夫人苏氏,所生母太安人季氏。公初调宣州宣城丞,次庐州梁县,兴国军大冶县宰、威武军签判,权西外宗正簿,通判郴州。丁所生母太安人季氏忧,服阙。除行在都进奏院,改差通判太平州,官自承务郎迁至朝散郎。以已亥九月十九日申时生,淳熙元年八月二十九日,以疾终于德清所居之正寝,寿五十有六。以是年十一月十三日葬于绍兴府新昌县杨坑之阴。妻吕氏,二男曰希某、曰希龙,三女,长适承事郎差监建康户部大军仓赵盅。次幼。男希某泣血谨书。沃洲石邦基书讳并监刊。

南宋卢渊 墓志铭拓片

从以上的墓志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渊出生于书香世家,从曾祖父卢革开始,就在朝中做官,祖父卢秉、父亲卢知原也是朝中要臣,可以说是累世簪缨,而且卢革、卢秉、卢知原都是宋史中入传的人物,现在说的“官二代”在卢家根本不够看,卢渊算起来都是“官四代”了。

卢渊出生于已亥年,淳熙元年之前最近的一个已亥年,应当是1119年,去世于1174年。比较一下王冕的生卒年份,王冕生于1287年,去世于1359年——可以看出,卢渊比王冕所生活的年代早了近两百年,也就是说,“以石入印”的时间至少提早了近两百年

至少提早了近两百年!

提早了近两百年!

近两百年!

为什么说“至少”呢?

展柜

这就要从这枚石章说起,我们知道,一枚印章的审美趣味,由材质、印钮和篆刻三方面组成。材质上,这枚石章呈米黄冻状,印钮雕刻一只小鹿,刻画得虽没有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鹿钮那般细腻精巧,但昂首的姿态却在凝练的刀法中表现得栩栩如生,令人不禁想起《诗经》中所谓“呦呦鹿鸣”的词句,可见至少在这个印钮诞生时,雕工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石质印材的钮雕技法,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

而从印面的篆刻来看,虽然姓名章只有“卢渊”二字,但刀法古朴苍劲,笔力雄厚,可见在石章篆刻的技巧上,同样也十分纯熟,至少篆刻者对于石章的质地的把握是十分纯熟的。

“卢渊”印

能够在印钮和篆刻方面都把握到这样纯熟地步的,都不是刚刚接触石章的生手,从这里可以看出,“以石入印”的时间很可能比卢渊这枚印章诞生的时间还要早不少!

所以——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老觉得文献记载的就是对的

何况,文献记载当中,也有和《霏雪录》大相径庭的观点,比如甘旸的《印章集说》里头就讲:“石质,古不以为印,唐宋私印始用之……”看看,甘旸就说了,“以石入印”从唐宋时期就开始了——

所以我们有可能把“以石入印”的时间再往前推一推,提早至唐代吗?

王冕(6)会稽佳山水 (7)王冕之章 (8)方外司马

这就需要我们耐住性子,等待未来考古实据的逐渐丰满、丰富了。

说起来,寿山石的文化历史也同样如此,1954年福州仓山桃花山南朝墓和乐群路工地南朝墓分别出土的寿山石卧猪将寿山石雕刻的历史,从梁克家《三山志》的宋代,提前到了南朝。

南朝寿山石雕

2010年山东菏泽沉船的打捞发掘出的寿山石罗汉,将寿山石雕全国性交易的时间提前到了元代,这些考古活动,发掘出了寿山石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如何传承与发扬,则是我们当代之任了。

元·寿山石雕罗汉

今日荐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

寿山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