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景泰蓝的丰富历史与文化

发表时间: 2023-11-05 03:48

【中国好手艺91】

景泰蓝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钟连盛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其制作技艺成熟,出现了新的色釉,尤其是蓝釉,从此奠定了以蓝为主的风格,故称“景泰蓝”。

景泰蓝,既有绘画与雕刻的工艺,又融合青铜和瓷器的技法。一件作品需集体协作数月才成:选择上等紫铜制胎,再取铜丝掐制成纹饰,镶嵌于胎面,而后填敷珐琅釉料,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后,方可成器。

“掐丝”虽小,却最为不易。取铜丝抻拔轧成扁丝,用镊子以指尖发力,折出棱角,塑出凹凸感。常见的纹饰,有缠枝莲纹图,以单线勾勒,再蜿蜒铺展,方有枝蔓纷繁饱满之感;有鸟类图,铜丝弯折成尖角,再摆布细密,展现鸟爪小巧、羽翼丰满状……

“点蓝”上色,是点活灵气的关键。即便在方寸之间,也需晕染过渡:制釉,石英、萤石和硼砂等矿物混合,经高温熬制,研磨成细粉,再将每种颜色调配出8至10个色阶;点蓝,将釉料填入纹饰框架内,以铜丝的三分之一厚度为宜;烧蓝,以高温烧结,直至釉料凝固下凹,再次上色,如此反复三四回。

景泰蓝自诞生起便是宫廷御用珍玩,备受元明清三代皇室推崇和喜爱。如今,已成为重要的国家礼品、国内许多公共场所的陈设用品。

(光明日报记者刘岩、张景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曹若芃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5日 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