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岱鳌山:秀美自然奇观的瑰宝

发表时间: 2021-06-23 13:25

文章作者丨檀力

岱鳌山神话历史悠久,迩来不下上万年。今人对神话的内涵和真谛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事实上,深入研究我国上古时代的诸多神话,都可能发现它包孕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和深刻隽永的哲理内容。神话是历史的折光,是现实的非理性诠释,解读神话,是追寻上古历史的重要线索,应该是历史学家的一项任务。安徽因远离古之“中国”,故载籍绝少记述皖中史事,就连神话传说也只是吉光片羽,令世人索解为难。所以,诠释岱鳌山的神话,对于认识史前安徽历史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我目前尚未发现,最早试图破解岱鳌山神话的先哲是谁?

但早在2013年春,和岱鳌文院院长魏秀月女士,加上微信后,才逐步了解的。并称它为“皖中小桂林”岱鳌山,名不虚传。2021年5月22日下午14点,我和朋友一行5人,驱车来此,以解8年之谜。

岱鳌山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城西南20千米的乐桥镇境内,地处庐江与枞阳、桐城三县结合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岗丘中拔地而起,宛如一头巨鳌,故称岱鳌山。

岱鳌山在北纬30度,山峦犬牙交错,怪石嶙峋。走进岱鳌山,如走进一片古老神秘、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盆景园。诸多人间奇景,美若仙境。

岱鳌山九峰突兀,龙王顶为最高峰,海拔270多米,山势如削,云雾缭绕。峰巅矗立着一座神庙,名曰“龙王庙”,是山下乡民求神祈雨的地方。每逢初一、十五,朝山拜神者络绎不绝。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没有龙王顶,是二郎神“移山填海”时留下的。二郎神将西边的一座山往东海赶,赶到此地,非常疲劳,时值傍晚,就此休息,准备第二天再赶。此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即派神仙偷走了二郎神赶山的神鞭,换了一根与神鞭一模一样的土鞭。第二天一早,二郎神拿着鞭子继续将山往东赶,但是,山怎么也不走,他又死劲地抽了第二鞭,山还是丝毫不动,第三鞭子将山打出了一个大凹口,又一鞭子打出了一个小凹口。原大化乡就是由大凹口演变而得名,“龙王顶”就这样永久在此安家了。

龙王顶南麓为石婆岭,岭上峭立三块人形巨石,前后一线,整齐排列:前似老翁;中似轿状,坐一秀女;后似老妇相随,人称“石小姐出嫁”。“石小姐”西边,有三圣庵,庵西有两座山峰,酷似一对狮子,一雌一雄,栩栩如生,名为狮子峰。峰一侧为一箕形山谷,古树参天,泉水叮咚,鸟语声不绝于耳,环境清雅秀美。箕谷深百丈,三壁为奇岩怪石构成,中壁上有一块人形巨石,雄壮威武,宛如坐在龙椅上的海龙王,人称“龙王殿”。谷地正中有座墓冢,墓前立巨碑一块,文曰“明中书舍人翠林姚公府君老大人之墓”。穷其根底,原来是“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又有传说因此坟风水好,姚家出了皇妃姚香姑,所以又被称作“香姑坟”。龙王殿之南,有三座小峰,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寨”。山上有风洞岩,岩上有一风洞,一年四季风声如雷。山之西麓,还有一个可容40余人的溶洞,名为“莲花洞”,洞内石钟乳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四季流水潺潺,冬暖夏凉。过杨眉山口,是一座像削去峰巅的山峦,名叫平顶山,又名“谷林寨”。这里地形险要,历史上屡有绿林好汉在此安营扎寨。太平天国时期,李秀成的部队也曾在此驻扎。山脚下太平军当年修建的万人井,历尽沧桑,仍然恩泽民众。

岱鳌山风光曾让多少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清末四公子”之一,庐江人吴保初留下名诗一首:“常恐好诗山不识,诗心山色共争奇。谁知路绝云深处,犹有好山诗不知。”

岱鳌山的奇景奇石还有:谷林寨、神仙屋、仙人桥、万人井、钉子石、飞来石、一天门、鬼门关、小猴山、椅子石、巴石、油盐石,以及强盗坟、洪家洞、香姑坟、鸿钧庙、狮子球、一线天、登天缺等等,鬼斧神工,无所不有。此外,人们在山上还不时可以拣拾到几十万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

鳌,《说文》称“海中大鳖也”。可能即指今之海龟。《字林》云:“鳌,海中大龟也,力负蓬、瀛、壶三山”。《玉篇》引《神异传》曰:“有神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在海中”。王逸注引《神仙传》曰:“有巨灵之龟,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这些解说,都给鳌蒙上了神异的色彩。《初学记》引《玄中记》言:“东南之大者(有)巨鳌焉,以背负蓬莱山,周回千里。”透露出神鳌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关系。《列子•汤问篇》更详细记载了有关神鳌的传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维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首以数焉。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隘),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这里叙述的神鳌顶戴五仙山与龙伯国人因钓鳌而受惩罚的故事,初看全是神仙家言,如若细加推究,还是可以从中窥见我国古代人民的地理观念,反映他们对远古时期地质地理变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四点:第一是认为九州大陆的东方有渤海(即大海)巨浸,有大壑、归墟的存在,成为百川归趋的处所,这应是古代地质及气候变化的神话反映;第二是海中有五座神山,上住长寿仙民,这虽属“无稽之谈”,却曲折反映了数千年前乃至万余年前海浸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水陆沧桑的地质历史,其漂没于北极(应为南极)的岱舆、员峤二山,实为海浸时期为海水所淹没的东南沿海大陆或岛屿。有人认为二山合称“岱员”,即台湾,方壶即澎湖,瀛洲、蓬莱为日本、琉球等,这样具体的对应释说,自不免有臆断之嫌,但从地质发展历史看,也并非纯系凿空之说;第三是十五只巨鳌轮番举首顶戴五仙山的神话,与《列子》同篇所载女娲“断鳌之足以应四极”的传说一样,都表现了鳌的神力,反映了人们崇拜鳌的原因;第四是钓鳌作卜,反映商周时期统治者灼龟占卜的历史事实,而因此惹祸被处罚“隘地缩身”的龙伯国人,则反映我国东南海滨以龙为图腾信仰的居民对于自身出处的猜测。

无疑,上述神话包含了远古时代的某些“史影”,对它的合理解释,有助于了解我国江海大地乃至东南沿海古代先民,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情况。五山皆在海中,最后余下三山。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江淮大地的龙伯族人就是古代的皖国人民,他们长期生活在此,以“农耕经济”为主要生活方式,对地理情况的变化有切身的体验或世代相传的听闻,由于对此无法得到正确的解释,因而产生神鳌戴山、龙伯负骨的神话。这些大概就是产生当地民众崇拜神鳌的心理契机。

爱国诗人屈原曾发出对于鳌山神话的问诘:“鳌载山抃,何以安之?释舟陵行,何以迁之?”意思是:巨鳌头顶名山浮游水中,神山如何得以安稳?龙伯钓走巨鳌,名山舍舟无载,如何漂流迁移?千载之后,柳宗元作《天对》,试图解答这一问题:“宅灵之丘,掉焉不危,鳌厥首恒以恬夷。要释而陵,殆或谪之,龙后负骨,帝尚窄之。”意谓:住着仙灵的山丘之所以摇而不坠,是由于鳌首总是那么平稳安定;龙伯钓走巨鳌,拖上陆地,大概是天帝对鳌的惩罚;龙伯背走六鳌,灼烧其首,终也遭受天帝的处罚。屈原和柳宗元的问答,当然都不可能对此神话作出正确的解释。但这一神话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古代居处在江淮大地的民众,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征。

龟是南方特产,也是南方的象征;鳌是东南海产,是东南沿海人民崇拜的神物。可见,上古时代江淮先民的活动地域“皖中山”(包括岱鳌山)一带,曾为大海所包围或滨于大海。神鳌信仰本身也反映民众对自身与“龙伯族”的关系的理解。当然,这还有待于更多的实物例证和更深入的研究。

我们认为“鳌”也可称“鼋”。《说文》称鼋为“大鳖也”。《经籍纂古》云:“似鳖而大也。”《尔雅翼》称“鼋,鳖之大者,阔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龙,先龙生元鼋,元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然则鼋介虫之元也。以鳖为雌,鼋鸣则鳖应。”可见鼋与龟、鳖皆为同类水生动物。郭沫若先生释“天鼋”为“轩辕”,因《国语•周语》中有“我姬氏出自天鼋”的说法。郭老认为这犹言出自黄帝。商、周青铜器中,出现一些“天鼋”的族徽。岱鳌山下有一个“龟园”与中原“天鼋”族系是否有关系,有待深入研究。龟园文化所反映的先秦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思想信仰,值得我们重视。

古代人民具有崇拜鬼神、笃信吉祥的心里特征。与后来的江淮人一样,古代此地民众早就“处于江淮之陂,与鼋鳣鱼鳖为伍”。面对浩瀚的大海,他们以渔猎、讨海为生,“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习于水斗,便于同舟”。死后真正是“释舟陵行”,安葬于高崖之上,而且,他们希望凭借龟、鳖、鼋、鳌的威灵,负载导引而登遐升天,希冀死后托身名山,遨游灵丘。他们世代生活在海边,眼见或传闻古代沧海桑田的变迁,驰骋关于神山漂没得丰富想象,从而产生自己是龙伯传人的观念和传说,产生纹身“以象龙子”、灼龟而卜吉凶的信仰和习俗。当然,这些习俗和信仰中也反映中原文化和徽文化对江淮文化的影响。屈原瑰丽诗篇中所生动描述的楚人生前死后、上天入地的奇诡景象,将来我们从岱鳌山考古墓葬中,不是也可以找到一些例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