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石爱好者:龙岩的“山里人”衷藏石

发表时间: 2015-11-12 12:01

龙岩最近可热闹了,中山公园菊花展上人潮汹涌,花儿朵朵遍地开放,这可把小编给乐坏了~贪玩的小编马不停蹄地就去菊展一睹风采~哈哈,果然被我发现了宝藏~位于动物园旁的——花卉盆栽奇石馆内形态各异的“石头君们”真是憨态可掬呢!~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说过:“美石为玉,玉的本质就是美丽的石头。”中国的赏石文化尚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历史,古往今来,上至鸿商富贾下至平民百姓都有这么一波人热衷于收藏美石、美玉,而在我们龙岩,也有这么一群醉心于赏石的爱好者。

家住新罗区外经贸大院的一位老者——赖仁基,他的生活里有两大爱好,一是藏石,二是根雕。眼前这位自诩为“山里人”的老者,和那些垂垂老矣的退休老人略有不同,他的眉眼间透露出神采飞扬的姿态,向我诉说着藏石这些年的三两事。老先生告诉小编,自打退休之后,奇石收藏俨然成了他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掐指一算,和石头结缘的日子已有10余年了。

老先生在赏石会现场

这些年来他从最初的拣石为乐,以石会友,广步于各省市奇石展,直到今日成为龙岩“山里人”昆石馆馆主,更是国家观赏石一级鉴评师,所鉴赏和收藏的奇石自然不计其数。他打趣地为自己补刀:“我的子女逢人就说我从来不担心我爸孤独,他有一大帮的石友,每天飞来飞去地赏石鉴石,比我还忙!”

这不,为了推广赏石文化,老先生和他的石友们以协会的名义参与了第五届福建省菊展龙岩展区的配套项目——“花卉盆栽奇石馆”展区,一时间内吸引了众多岩城百姓纷至沓来。

据了解,这次展出的石头总计40件,每一件都独具特色,惟妙惟肖。除本地特产九龙璧、黄蜡石之外,老先生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此次在展区内齐齐亮相的“龙岩昆石”。

四大名石之——昆石

提到昆石,许多人或许感到有些陌生,看到小编疑惑不解的样子,老先生娓娓道来,为什么对昆石情有独钟呢?昆石是古“四大名石”之一,顾名思义它原产于江苏昆山,这几年因为采矿资源枯竭,一直以来价高且一石难求,直到2005年,他所在协会一石友于武夷山脉发现此石,经过漫长十年的考究求证,终于赢得了专家、石界和市场的确认,于2015年正式编入《中国石谱》,这次面对大众展出多件宝贵的“龙岩昆石”,着实是件难得的事儿。”

前来展区内观赏的游人

在展区内,“龙岩昆石”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许多人上前细细打量,纷纷拿出相机拍照,有的一口说是钟乳石,有的说是珊瑚石。老先生笑道:“这几年赏石文化近乎边缘化,许多人不会赏,不懂赏,这很正常,我们正好借着这样的机会扫盲,鼓励全民赏石,龙岩昆石相较于江苏昆石,它的各项审美要素与江苏昆石完全一致,正因它的三氧化二铝和碳酸钙的成分增加,所以更具有晶莹剔透的玉质感。在诸多品种之中,尤以“鸡骨”、“胡桃”最为名贵,鸡骨石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给人以坚韧刚劲的感觉;胡桃石则表面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其非凡的天然造型,决不是任何工匠所能仿造出来的。”

雪白晶莹 嶙峋奇特的昆石

除了昆石之外,老先生对盛产于各地的奇石都颇有了解。“我们龙岩本地盛产黄蜡石、九龙璧,所以这次展品里面这两类品种的石头也很多,像广西那儿得益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山清水美,所以盛产三江石、彩陶石也是目不暇接,在赏石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藏在石头里的文化”。

美石、美玉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许多人都信奉但凡有缘人便能在大千世界里遇上属于自己的美石。老先生告诉小编:“美石的来源分为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拣石,带着新石友上矿山下河滩拣石头是常有的事儿,再者是从石农商处购买,平时闲下来的时候我自己会去商铺、古玩店里看石头,再往上就是各石友们的收藏品及顶级收藏,石头的价格也是逐次递增,当然,还有一部分殿堂级收藏家有时也会以赠予的形式将石头文化流传下去。”

在展会上排排亮相的石头君

纹路神似梅花的梅花石

美石在赠予、交换、买卖的流转过程中,疯狂的石头们总能擦出星星火光,前头小编就说了,藏石的过程里头还有许多小故事呢~“许多天然石头的形态和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部分文人墨客也热衷于收集组合石,比如“梅兰竹菊”、或文字石、图案石等等,收藏一组石头往往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在收藏过程中时时会碰上缺石的现象,比如我已经集好了梅、兰、菊三样,但独独缺少“竹”这一块石头,出于机缘巧合有认识的石友恰好有“竹”字石,为了凑成一组石头有时也需要石友间的游说,以价高或交换的形式才能让石友忍痛割爱,为此三顾茅庐的事儿也时有发生。”

关于如何赏石,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同,所领悟到的意识形态也不尽相同,每个人按各自喜欢便好。

千姿百态的昆石又称“玉峰玲珑石”

历届石展上扎堆儿的石友们

在老先生的博客上,除了形态嶙峋的各色美石、根艺之外,也时时引用许多名诗美句,他说:“想要赏石,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的文化造诣到了哪个层面,你看到的石头就是哪个层面的。”

老先生曾编写的《龙岩根艺》画册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会在石农商手里买回来一些石头,根据石头本身的特质赋予新的名称,这需要你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配上底座,对它的外形进行赏析,赋上诗文美句,使它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鉴赏意义,以此提升它的收藏价值。”

外貌上形似一团云烟的天然昆石

末了,赖先生告诉小编,去年他作为主编已将《龙岩根艺》画册编写完成,今年年内已初步拟好《龙岩昆石》样书,除此之外,老先生特别邀请了国家《宝藏》杂志社主编陆舜冬、赏石专家王贵生等为本书撰写篇章。用老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奇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山里人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不曾想绊脚的石头就是宝贝,艺术的世界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而应当是百花齐放的”。

哈哈,石头会发光,石头会说话……那些还没一睹“龙岩昆石”风采的小伙伴儿们,赶忙在11月16日之前去中山公园和这些可爱的石头君们碰碰面吧~